案例说明大小非征税怎么避税?非法避税会怎么样?
2020/7/15 21:40:12
大小非征税怎么避税?
一提到上市公司高分配方案,包括大小非在内,每个投资者都以为自己捡了个大红包,可是红包是需要缴税你知道吗?特别是送股部分的缴税,是很多人忽视的。
尤其是对于上市公司大股东来说,上市公司在三年解禁前实施送股和解禁后实施送股,所需缴纳税额可相差一半!
解禁后送转最划算
先来看一个假设案例:
假设A公司上市后,首年实施分配方案,10送10股,该公司大股东王总持有1000万股,那他所持的原始股及上述股份孳生的送股都必须缴纳20%的个人所得税。但如果A公司在上市三年后才实施10送10股的分红,那该公司王总只需要对原始股部分进行纳税,而孳生出来的股本则无须缴税。换句话说,A公司在王总所持股份解禁后再实施送股,王总只用缴纳解禁前应缴税额的一半。
看到这儿,你是不是特别想知道,解禁前、后王总会分别缴税多少?
假设王的减持价格为10元/股:
如果在解禁前送股,王总减持的应纳税额3400万。
=所持股份×股价×(1-15%)×20%
=(原始股本+孳生送股)×股价×85%×20%
=2000万股×10元/股×85%×20%=3400万
如果在解禁后送股,王总减持的应纳税额1700万。
=原始股本×股价×(1-15%)×20%
=1000万股×10元/股×85%×20%=1700万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很困惑,为什么在上述计算需要把“85%”加入运算?
根据2009年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证监会联合出台的《关于个人转让上市公司限售股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有关问题的通知》,个人转让限售股,以每次限售股转让收入,减除股票原值和合理税费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如果纳税人未能提供完整、真实的限售股原值凭证的,不能准确计算限售股原值的,主管税务机关一律按限售股转让收入的15%核定限售股原值及合理税费。换言之,应纳税所得额等于总市值的85%。
按照《通知》中的解释:
限售股转让收入,是指转让限售股股票实际取得的收入。
限售股原值,是指限售股买入时的买入价及按照规定缴纳的有关费用。
合理税费,是指转让限售股过程中发生的印花税、佣金、过户费等与交易相关的税费。
虽然王总应缴税额的运算,抛开了股价变动、解禁前大股东限售股减持限制、税额多退少补、地方所得所优惠政策等变动因素的假设。但实际情况,原始股大股东在解禁前送转和解禁后送转,应缴税额确实是会有很大的差距。
虽然王总应缴税额的运算,抛开了股价变动、解禁前大股东限售股减持限制、税额多退少补、地方所得所优惠政策等变动因素的假设。但实际情况,原始股大股东在解禁前送转和解禁后送转,应缴税额确实是会有很大的差距。
正如零点财经网小编在采访过程,无论是券商相关业务负责人,还是投资管理公司老总都说 “先解禁后送股会更划算”。
积极分红
但事实上,很多上市公司并不知道“解禁后送股会更划算”这个道理。券商中国记者对2008年以来上市的公司做了一个统计,有近百家上市公司在上市后,就对当年业绩实施了送股。
据《通知》规定,限售股包括:
1.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股票复牌日之前股东所持原非流通股股份,以及股票复牌日至解禁日期间由上述股份孳生的送、转股(以下统称股改限售股);
2.2006年股权分置改革新老划断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公司形成的限售股,以及上市首日至解禁日期间由上述股份孳生的送、转股(以下统称新股限售股);
3.财政部、税务总局、法制办和证监会共同确定的其他限售股。
这只是在合法的范围内进行避税的方法,根据税法,大小非仍需征税,因此非法避税后果也十分严重。
非法避税会怎么样?
小编找到税法是这样讲关于避税的:
(一)避税与合理避税。避税是利用税法及会计知识上的漏洞与不完善的地方,通过对经营及财务活动的人为安排,以达到规避或减轻纳税的目的的行为,避税不当将导致违法而受到行政及刑事处罚。而合理避税虽然不违法,但属于利用法律空白地带及会计与财务的灰色地带,利用税法上存在的漏洞或不完善之处,避税用不违法的手段、合理避税用合法手段以减少税收负担,以达到少缴税的目的。但其手段通常是钻税法上的漏洞、反常和缺陷,谋取不是立法者原来所期望的税收利益,与立法者的立法本意、立法导向是相违背的。
(二)避税筹划。它是纳税义务人通过精心安排,利用税法的漏洞、缺陷、不足、不科学的地方、不完善的地方或税收征收管理薄弱环节等,规避或减轻其税收负担的非违法的避税行为。或利用税法特例、选择性条款、税负差异进行的节税法律行为;以及为转嫁税收负担所进行的转税纯经济行为。从本质上看,它既不合法,也不违法,而是处于合法与违法之间的状态,即非违法。
政府对避税行为一般采取种种反避税措施,包括完善立法甚至设置避税陷阱等,以达到打击和杜绝避税行为。国家也同样对避税筹划采取反避税措施加以控制。
以上情况处于违法与非违法之间,一念之间、一步之遥,甚至是毫厘之间,若操作不当,既达不到合理避税、反而导致达到违法要件,将受到法律严惩治而事与愿违。
我们看到避税和合理避税联系十分密切,而避税处在法律的边缘,但是为了有利于国家税收,仍让建议大家合理避税,严格纳税。